时间:2025-03-31 11:47:20
来源: 四川日报
阅读:4
钦州港基地总投资约4亿元,是集冷链物流、货物进出口、仓储、运输、加工、检验检疫于一体的综合性智慧型冷链物流园区
钦州港基地将与成都国际铁路港基地联动,形成陆海相连、南北相通的进出川南向冷链物流大通道
创新“仓运贸”一体化模式,能有效降低综合物流成本15%左右
3月28日,川桂合作重点项目、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冷链物流钦州港基地建成开园,并开出“钦州—成都”铁海联运进口冷链测试班列。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由中国西部省份与东盟国家合作打造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根据《规划》,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通道是3条主通道中距离最短的一条,也是四川南下最近的出海大通道。
作为四川对外开放“主力军”,四川省港投集团在通道上的两个重要节点——成都国际铁路港和广西钦州港分别投资建设冷链物流基地,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冷链物流体系,打通东盟—西部(四川)冷链物流大通道。其中,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冷链物流成都国际铁路港基地(一期)已于2023年1月建成投运。
本次开园的钦州港基地由四川省港投集团牵头,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广西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投资控股集团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约4亿元,是集冷链物流、货物进出口、仓储、运输、加工、检验检疫于一体的综合性智慧型冷链物流园区。
四川省港投集团新通道物流公司负责人介绍,钦州港基地将与成都国际铁路港基地联动,形成陆海相连、南北相通的进出川南向冷链物流大通道,能用最短距离、最优路线“把川货送出去、把外货引进来”,更好服务川货出川出海和四川高水平对外开放。
此次发车的“钦州—成都”铁海联运进口冷链测试班列,搭载从印尼进口的3200件冻墨鱼,预计于3月31日凌晨运抵成都国际铁路港基地,再在川渝地区进行分拨。
目前,西南地区进口冻肉、海鲜等冷链产品,通常先抵达东部沿海港口,再经公路运输转至目的地。为此,四川省港投集团新通道物流公司联合四川省南向班列运营平台公司、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等合作伙伴,引导货物从钦州港进口、铁海联运至四川。同时,创新“仓运贸”一体化模式,相较于传统运输模式,该模式能有效降低综合物流成本15%左右。(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眉灵)
来源:四川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公开网络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